2010年2月9日 星期二

二月練習

河濱、北新庄、淡水、鄧公路、稻香路、河濱、台北 - 04.02.2010

河濱、北投捷運站、東昇路、中正山 - 06.02.2010

碧山路、五指山(大湖) - 09.02.2010

五指山、陽金 - 21.02.2010

保慶宮 - 27.01.2010

北宜縣界來回 - 28.02.2010

2010年1月11日 星期一

一月練習

北113,逆走北109 - 01.01.2010

農北深002(昇高坑路) - 02.01.2010

阿柔洋 - 草南 - 猴山岳之泰元農園、土雞城 - 04.01.2010

北47 - 09.01.2010

冷水坑 - 10.01.2010

貓空 x 2 (恆光橋、草楠)+猴山岳 - 13.01.2010

中社、河濱、復興三路、巴拉卡、二子坪 - 14.01.2010

奇岩路(春天酒店)、行義路、東昇路、中正山 - 15.01.2010

南深、貓空(草南)、猴山岳 - 16.01.2010

風櫃嘴 - 18.01.2010
(八成力氣,約25'30",有進步)

至善路底、風櫃嘴 - 27.01.2010
(24'xx",突破曾經以為這一輩子都不可能跨越的門檻,真的很開心)

友納 - 石公潭 - 瑪七產業道路 - 汐萬路 - 風櫃嘴 - 碧溪 - 草莓園 - 30.01.2010

新店、廣興、烏來、拔刀爾、環山路、信賢產業道路 - 31.01.2010

2009年12月29日 星期二

崇德街 - 指南宮 - 猴山岳 - 29.12.2009

被阿卿唸,我太墮落了...
嗯,也是啦,一星期內騎車次數低到1-2次,
連自己都看不太過去。

早上有想要騎,結果一早看到Robert很晚就寢,
那大概不會有人去騎吧,
還得買菜,想想就算了,
然後近中午就被唸了,呵呵!

好吧,天氣不錯,下午出門去晃晃,
沒想到天氣轉趨不穩定,有點猶豫,
但是今天再不騎,明天一定下雨,
硬著頭皮出門,
天氣很怪異,六張犁處天暗的跟什麼一樣,
崇德街上有很重的雨氣,
沒想到一路往上,天氣越好,到頂,居然看得到藍色天空。

原本打算墮落到崇德街騎到飄雨為止,
既然天氣允許那就下山往木柵而去,
接下來的路線,那就真的是不在規劃之內囉。

今天的路線,完全是意外!
原本想要走走看由草南上貓空,再從老泉里爬一次,
沒想到在政大那就走錯路了,
跑到政大附中那條路,
有點陡度,越到後面還越陡,
還好只有一公里,用39/21或19免強還可以,
如果再長一點,就要切換檔位了!

說來慚愧,印象中大學時期好像只上過指南宮兩次,
一次健行一次坐車,
唯一的感覺就是怎麼這麼長還很陡,
以後就再也不上去了。

都已經二十五年了,
今天騎車上去,不知不覺就到了,
除了政大附中前面那一段路令我印象深刻之外,
(以前是沒有這條路的,都走國關中心前面的路,大概是萬壽路吧)
其餘的坡都還算緩。

至於猴山岳,那就真的很抱歉了,
大學的我還知道有貓空,猴山岳是連聽都沒聽過的地方!

還好今天也不是第一次才知道這個地名,
拜單車之賜,有聽過這一個點,
知道在木柵附近,但似乎來的人不多,
所以在往指南宮的路上看到這個岔路指標,
回程時沒想太多就切上繼續爬。

有點晚了,這裡樹蔭又不少(夏天會比較涼?)
可能下過雨,地面頗溼(不會噴),
沒啥感覺就用39/19-21一直爬,
有些段落似乎有點坡度,
回家查了一下網路,
似乎不算簡單,有人拿來跟風櫃相比,
我怎麼一點感覺都沒有,應該是我騎得太墮落了,哈!
不過,這裡應該會比中社難。

從政大附中山下岔路開始爬(這裡算是切捷徑,稍短一點),
一直到猴山岳土雞城,大概是4.5-4.6KM,
指南路上岔路前往猴山岳指標上去則是二點八公里,
轉進之後,剛好在路程一半,有岔路可以下切到木柵清龍宮。
(就是從動物園走新光路要往深坑、石碇,到底左轉上坡時,一個右側岔路)

其實猴山岳土雞城並不是單車能到的高點,
而是再往清龍宮岔路之前,還有一條岔路寫著往泰元農場(之前沿路可見路標),
爬上去才是高點(看網路上有個觀景涼亭),
可惜從土雞城下來,天色已晚,
這裡的路燈是跟貓空同級的,也就是說比中社路差,
回家查網路才知這一條路也可以走走。

好處是,這裡人少車稀,尤其過了指南路上岔路,
沒了公車,更是罕見人跡,
沿路景觀是比貓空稍差,因都被林樹遮蔽,
但是到土雞城景觀則豁然開朗,101看得很清楚。

參考一下坡度分佈,也不知道是否準確:


而且這條路線,從松山南港過來,
可以連爬南深、阿柔洋、下貓空(要再爬也OK)、再上猴山岳,
然後下清龍宮回爬軍功路或南深路回南港、松山,
呵呵,除了下阿柔洋最好牽車(清龍宮那段百米坍方也是)之外,還真是理想,
比劍南、中社、風櫃的小3P強度要來得強。

回家從萬壽路直下,
嗯,是比上來走政大附中前面那條路緩多了,
但是也稍長一點,大概4.8-4.9公里吧!

沒想到今天變成探路之旅,
可惜沒帶相機,不想用手機拍照(太暗了),
也不想再爬貓空了,就此回家!

2009年12月27日 星期日

阿柔洋 - 27.12.2009

天氣不穩定,一直沒有決心出門騎車,
跟去年相比差了很多。

接連墮落了好幾天,
這兩個星期,踩上踏板的次數簡直屈指可數,
沒練習,當然還不至於爬坡爬不動,
但是真的有差,累了許多。

今天六點感覺上要比昨天好一點,
但是還是擔心不穩定,
又看到cyber學弟PO文說,政大附近飄小雨,
讓我更猶豫是否要不要出門了,
隨著時間越晚,
天空似乎不會下雨,又聽到Landy等人在動物園要去北47...,
心一橫,那就衝了吧!

動物園旁麥當勞碰到學弟,
才知道已經改了目的地。
其他人已經出發約十分鐘,
我們兩個也接著上路,
慢慢龜到加油站入口,換下風衣就開始爬坡,
大概一個月沒來了,累!

雖然齒比沒有很不爭氣變更輕,
但是比以前喘了許多。
今天倒是比以前看到更多車友,
經過時都打了招呼,
奇怪了,怎麼都看不到Landy等人,
埋頭苦騎總算在途中趕上戴倫、Landy,
不過其他人已經到天南宮了,嗚嗚,追不到啦!

大家都在,就不騎第二趟了,聊天吧!

山上天氣不錯(至少這裡),慢慢的還可以看到久違的陽光,
聊了許久,為了安全,決定從原路下滑,
後來又到政大後山上藝文中心的露天咖啡小坐,
不錯的地點,雖然不高,但有不錯View...
下次可以帶別人來逛逛。

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碧山路、竹圍(桃園)與開會一些感想 - 22.12.2009

距上次比較正式的騎車,已經超過一星期了,
荒廢這麼久的結果在碧山路就吃到苦頭,
39/21只撐到碧山巖第一個牌樓,
轉速低到只有35,時速7-8,差點沒定干,喘到不行,
不得已之下,只好切到最輕檔騎完後面那一段,
還好沒接著走草莓園,否則一定死得很難看!

休息一會,時間來不及,就直接下滑跟阿卿、小蛇、Robert...等會合。

小蛇跟Robert要去永安漁港休閒騎,
我想了想,決定也去,
畢竟從來沒有走過西濱,就去晃晃不拉強度休閒騎好了。

他們開車到竹圍,再騎到永安,
我則是從台北出發騎到竹圍,等他們回程會合,
第一次走西濱,很新鮮,
不過騎得有點難過,
沒有順風,反而有點小逆風,加上一路肚子不時有劇痛情形,
速度只能維持在30左右,
也不是很在意,反正是休閒,
看海之餘,比較注意的反而左側幾條蜿蜒而上的山路。

十二點左右抵達竹圍,
跟羅蔔通了電話,就讀自一人在海港晃一晃,
有確定了兩條路可以通往永安:台15,台61,
但實在不知羅蔔他們會走哪一條路,
又不想在他們騎車時打擾,就此作罷,乖乖在漁港內觀光兼看些海景,
巧合的是也在這邊碰到羅蔔另約開車來的朋友,
聊著聊著,Robert等比預期還快就回來了。

用餐過後,搭他們便車回台北,結束了很頹廢的一天!


***********************************

有一些想法醞釀已久,倒也不是跟開會有關,
只是藉這個機會抒發一下而已。

實際上,這個開會內容跟晨騎組一點關係都沒有,
會中也沒有談及任何有關晨騎的事,
我算是出席人員中,有在晨騎的人,
但自己反而是以小組長(假日)的身份出席,
本意是想懇辭,
但開會也完全沒有提及,那也就算了。
(據alex告知,有簡短帶過)

很久以來,就已經覺得,
晨騎組跟其他(夜騎...等)幾乎好像是兩個世界,
我個人並不在意會議中或是會議記錄形式上是否有提及...
站在比較中性的角度而言,
說好聽一點,晨騎組比較獨立,能夠自立自強,自己安排路線...
往另一個方向來說,也就是就讓晨騎組放牛吃草,不顧死活...
會有哪一種感受,因人而異,
我自己感受很中性,不會因為別人的看法而影響自己晨騎的意願。

會中多半談及,夜騎小組長的分配問題、夜騎人數、路線與墾丁活動,
還有少數的假日路線(人數)...等。

關於組織方面,我沒有任何的意見,
其他的問題,
我真的很想回到幾個關鍵,
當初騎車的目的
很誠實問自己,是真的愛騎車嗎?

當然這有著定義上的問題,
要怎麼樣才算愛騎車?
多常、多遠、多操、多陡....
這並不是我想問的,
而是在不是義務的束縛(例如夜騎組長)之下,
主動想出來騎車的意願有多強?

人生有不同的階段,
騎車也有不同的動機,
進而導致主客觀因素不能順遂騎車是很正常,
但自己如果因為懶...不想出來騎,
又一方面希望有多一點人出來騎車,不覺得說服力稍嫌薄弱嗎?

平常少出來騎車練習,
自然而然會影響到假日甚至到中南部外地多日行程的安排。
假日路線安排的難易,並不是影響出席多寡的絕對主要因素,
難道對一般人來說,所謂經典路線:劍南加上大青蛙,
能夠算是簡單嗎?
就算是淡水八里路線,
捫心自問一下,出席人數又是多少呢?
還是回到原點,問一下自己騎車的意願如何吧!
真的想騎車,人數的多寡會是影響自己出外騎車的意願嗎?
至少對我來說,不是如此!

至於中南部外地多日行程,
表面上來看,是因為當初秒殺與某些人因為種種因素退出,
導致主辦人諸多困擾,而決定不在辦理類似活動。
然而,這真的是一切原因嗎?
參預秒殺者有無深思熟慮將來的變素,當然是主因之一,
除此之外,一年三次甚至更多活動所需要的時間、金額,
也並不是每個人(主客觀)都能負擔得起。
長久以往,當然會疲乏。

外地路線里程的安排,變化也是不小,
當然不是說,一定非要多遠不可,
但是如果平常有在練習,屆時外出路線安排就會有很多餘裕,而不會礙手礙腳。
把里程限縮成四、五十公里的逍遙遊,
當然不是不行,
但隨之而來的問題,
這種里程,去的又是知名景點,觸手可及的單車出租攤位,
有必要大費周章從台北運送自己的隨身單車南下嗎?
多花錢不說,還得花心力打包,多擔點心...
是的,我也知道騎自己車會比較順心如意,
但是這應該是以一定的里程為前提,
千里迢迢還花大錢把車運下去,結果只有四、五十公里的逍遙遊,
至少我不會這樣做。


唉,感慨真的很多,
也越來越少發言,
就算發言,也幾乎都在晨騎版,
偏偏偶爾發個言,又常常被說啥神人...等,
同是晨騎組的,比較了解,還無所謂,
沒啥相關的類似發言,就讓人很氣餒,
也許是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吧,

為什麼不去想想當初小豪是怎樣慢慢退出,
阿賢現在也很少出現了....
為什麼山港不能留下一些真正想騎車的人呢?

唉....

以上都是個人的偏見!

2009年12月13日 星期日

信賢 - 13.12.2009

很難想像台北盆地南邊山系,
可以讓我騎公路車爬到比小油坑還高的高度!

我所知道臺北盆地南邊可以讓公路車爬到較高的高度,
應該就是新店獅頭山、106乙的高點還有北宜的高點風露嘴...等,
(北宜上支線的鶯子嶺雖然有一千公尺的高度,
但已經不能算是台北市南邊,而且對公路車來說,水泥鋪面還是有點遺憾,
另一條則是三峽一百甲熊空山,但路面品質更爛!)
這些不論坡度與長度,
單就高度來說,還是與小油坑有一小段差距。

前一陣子,無意中得知烏來大山(借用樹林幫稱謂,但很懷疑是正確名稱),
查了一下地圖,應該是所謂的信賢產業道路,
而且高度居然可以到約海拔九百五十公尺左右,
實在太意外了,坡度與距離也都夠水準,
心裡癢癢的一直躍躍欲試,
只是沒料到在"信賢"這個名詞之下,
居然有三個不同的地名,
的確是很容易混淆的!

最為大家熟悉的,應該是所謂的信賢步道,
這一條就是通過信賢吊橋連接內洞森林遊樂區入口的步道。

再來是信賢林道,
這一條知道的人應該就比較少,
主要是給登山客行走用的,全長約850M,
從保慶宮穿越杉林直下到林務局苗圃,
很長的木階梯,只有登山車能騎。

最後一條,信賢產業道路,知道的人應該最少,
我也是從樹林(土匪)幫與單車同學會阿西學長那裏得知這一條路線。
在網路上查詢,
幾乎是找不到其他公路車騎這條路的資訊,還真的很可惜。

信賢產業道路,長度與西羅岸路相差無幾,但是更難一點,
從入口到終點私人土地鐵門為止,
碼表紀錄是7.25KM,google的資料則是6.9公里,
全程上坡,不僅如此,還是那種看起來緩,卻是騎得要死的"緩"坡!






個人很喜歡這一條路,除了難度之外,
這一條路可說是罕見人跡,
進入之後,從頭到尾,我只看到五個人,兩台轎車,連機車都沒有,
三個是道路工程施工人員,兩個是誤入的遊客。

開始爬沒多遠,就可以聽到瀑布聲,
在路邊停了下來探頭看看,原來是內洞瀑布,
沒有從這個角度看過,雖然小了點,但可以一次看到三層瀑布耶!



路線不熟,真是陡,前半段幾乎都在10%以上,
後面也沒有很明顯的變緩,
看坡度圖好了!

入口海拔高度:364M
終點海爬高度:947M
距離:約七公里
爬升:583M
平均坡度:9%(應該是八點多吧!)

坡度分佈:

哇咧,真是變態,
雖說碧山路平均坡度也是9%,
不過長度只有這裡的一半,
而且從台北騎到這哩,
體力就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消耗,
不像到碧山路之前,根本沒耗費多少體力,
難怪爬沒多久,就累得像狗一樣在路旁邊喘氣,
前半段很硬,又是第一次騎,
算了,不切最輕齒比了,直接休息一下好了!


其實,這段產業道路過了4.5K,視野就逐漸開闊,
兼之杳無人煙,比西羅岸路還安靜,不知不覺間浟淨心靈上一切世俗煩擾。




沿路有兩個涼亭,
第一個約在4.2KM,可惜此處無展望可言。


第二個約在5.5KM的地方,
嚴格來說,這裡的視野也被芒花等雜物遮蔽,
但在這個涼亭下方陡坡轉角處,有非常好的觀景點,
涼亭上方的景點也不差,
山勢壯闊,很難想像這裡只是烏來。










5.7K處有一小段路路基坍方(十餘公尺),
除此之外,整段道路路況良好,蠻適合公路車練車。



終點是私人土地,
查路線資料(登山),
得知這裡是往逐鹿山登山路徑,
但這戶人家似乎不歡迎別人經過他們土地,
今天有看到鐵柵門,旁邊連繞都沒辦法繞,
看裡面也是柏油路面,
只是不知有沒有侵占公家(國有)土地之嫌?
算了,反正裡面也是登山路徑,與我無緣。


下山途中,天氣好到可以全程不用穿風衣,
路況看看又好,有點動心想往福山騎去,
無奈時間已經過了一點,又還沒進餐,
只好算了,掉頭一路下滑,
在燕子湖附近,還碰到Elsa,
原來她也去了福山,
看樣子,大家都不喜歡假日去人擠人的陽明山系了,呵呵!
跟她簡短說了一下今天的路,
Elsa也不知道,只說了句:"很陡吼"...
我笑著說:呃...不緩!

雖然不是我喜歡的環狀路線,
但今天有這一條路線可爬可練車,
就算是原路下山,還是很高興!

Tagestour:ca. 82KM


Total: ca. 16,945KM

2009年12月11日 星期五

碧山路、碧湖支線 - 11.12.2009

原本今天沒有要騎車,

小蛇想去,阿卿也PO文了,
反正也起床了,那就去走一走好了。

阿卿沒來,只見小蛇、蘿蔔、卡布,
今天大概是還在昏迷狀態吧,
糊里糊塗沒在注意就一直用39/21上到碧山巖,
雖然半路有發現,懶得換,就這樣上去,
難怪有喘一點點。

到大青蛙,卡布就問要不要繼續騎風櫃?
小蛇說他不行了,
所以就這樣結束了今天輕鬆的晨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