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騎車,由於改變了一些方式,
有一點小小感想,
紀錄一下。
北47-1:前五公里處 - 均速約在14左右
坪林至風露嘴:均速約為18.5
Tagestour:
Total:
============
每個人騎車習慣都不一樣
以前自己爬坡
如果不是有太大的意外
向來是一檔到底
極少變檔
這幾天下來的體會
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騎車方式
更有效率的騎乘
也不是說之前的方式錯誤
畢竟那是有著特定目的的練習
肌力,迴轉速,變檔時機....
都互為因果
影響所及,最明顯而直接當然是速度方面
但是與其這樣較片面的說明
倒不如說會全面提高騎乘的效率
影響所及不只是速度,也會比較省力.....
2009年7月17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5 則留言:
臭屁臭屁
還好你在自己家臭屁
不然又要被虧啦
臭屁喔<=== 或許吧...我也沒意見
不過這三天騎下來...時間上是讓自己很驚訝
本來就很猶豫
是否要把這一個想法放上來
只是替自己的一點心得記錄下來
根本不是分享
就是因為怕引起誤會
所以才寫得很隱晦
或許會它刪除吧...放在自己的私人日誌就好囉!
人力車體力很珍貴,
有效率很重要,
P大不介意可否多介紹一點如何利用齒比變化提高效率?
我知道要變速,
但苦惱於齒比不知道該如何使用比較好,
不是最輕檔一路到底,
就是用稍重檔一路踩到爆,
坪林上風露嘴18真的很厲害。
科科
這有什麼好誤會的
不過 如果你寫清楚更好
我也可以試試看
這幾次騎車,基本上是以迴轉速來控制的,尤其在北47與中社,有持續看碼表調整變速與轉速;坪林上海倫、平等里就主要靠感覺。
我盡量不因坡度的改變而降低或提高迴轉速,而是憑藉檔位變換盡量維持一定轉速(當然不是一概而論,特殊的情形也會有所變化)。
對我來說,似乎可以避免爆心跳的危險。
前輩常強調的迴轉速,自己現在有較深的體會。
迴轉速能練得又高又穩當然是最好,
我是覺得迴轉並不是單純飆高就好,除了心跳(心臟可承受的強度),肌力也是很基礎的關鍵。沒有相對的肌力,想要在有坡度變化的路上維持住一定轉速(數)的檔位變化可能性,自然會被限制住。結果一路輕踩或是較重檔位在騎,自然是比較沒有效率。
當然有特殊的練習目的是例外的。
張貼留言